如何泡杯好茶?漫談台灣茶的歷史與文化

台灣的曾被稱為「Formosa Tea」(福爾摩莎茶),揚名國際,深受歐美市場歡迎,喝茶文化至今仍深植在台灣文化中。為了探究台灣茶葉的歷史,「Ramble Taipei漫步台北」特別專訪具有30年茶專業背景工作經驗,目前為台灣區茶葉輸出葉同業公會常務理事吳元鑫,與我們談談茶的歷史與文化。

根據諸羅縣誌記載,在水沙連(現今魚池、埔里等地)一帶,曾發現台灣原生種「山茶」。由於「山茶」味道相當苦澀,經濟價值不高,當時未被廣泛利用。根據農委會茶葉改良廠的調查統計,山茶不止出現在南投日月潭,還包括南投仁愛鄉以及高雄六龜等山區,數量不多。「山茶」多屬喬木型、大葉種,與雲南的樹種相同,並非目前常見的灌木型茶樹。

台灣灌木型茶樹種移植最早可追溯至1885年,地方相傳係南投鹿谷鄉唯一舉人林鳳池自福建衣錦還鄉時,自武夷山帶了30幾棵凍頂烏龍茶樹,並分送親友種植,這是鹿谷鄉凍頂烏龍茶的故事。然依據逢甲大學陳哲三教授的考證,凍頂烏龍茶不太可能在清光緒之前傳入台灣;對於不同的說法,地方人士認為,美麗的傳說,有助於地方發展,何必追究其真偽。

1866年,英國人約翰·杜德(John Dodd)引進了許多小樹種的茶苗至台灣,開始大規模繁殖、引進製茶技術,並設置精製廠外銷,最遠曾外銷至美國紐約,使得美國成為台灣烏龍茶的主要市場。這是台灣茶葉商業化量產的開始,約翰·杜德也被稱為「台灣烏龍茶之父」。

當時外銷的茶葉稱為「福爾摩莎茶」,吳元鑫表示,由於那個時候並沒有揉捻技術,「福爾摩莎茶」屬於「條型的烏龍茶」,味道很像紅茶,因此受到歐美人士歡迎。

到了日本殖民統治時代,由於茶是特許事業,像是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,當時曾在三義以北建造了八個製茶工廠,包括新店、大寮及大溪等地,並於1920年代自印度阿薩母地區引進大葉茶種,並因為CTC機器的發明,讓台灣紅茶生產的質量大為提昇。所謂CTC,意指碾碎(crush)、撕裂(tear)、捲起(curl)。

除了烏龍茶及紅茶外,隨著市場的需求,包種茶及綠茶都曾是台灣茶葉外銷國際市場的主力產品。

台灣在1960年代共有4萬8千多公頃的土地種植茶葉,可以說是茶葉發展的巔峰時期。1993年,國內推出茶葉生產管理辦法,將過去掌握在大茶廠手中的茶生意,開放給農民自製自銷。後來由於外銷生意不若過去興盛,北部地區的茶區亦漸漸改為高爾夫球場或做其他用途,茶區開始往南部或高山發展,茶葉生產也從過去大規模產製,走向小型客製化路線。

更多新聞:https://www.setn.com/news.aspx?newsid=211632

返回頂端